新年伊始,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就宣布“将在2013年5月10日,不再担任阿里巴巴集团CEO一职,全力以赴做好集团董事局主席全职工作。”关于离开的原因、公司初创时的一些回忆以及今后的前景等等,马云在邮件中写的很感人,也很理性。
但是联想到马云曾经的语录:一不当人大代表,二不进政协; 遭遇困境时,翻看商人历史,发现大都难以善终……马云的隐退,似乎也可以用另一种解释,那就是老子《道德经》第9章的一句:功成身退,天之道也。 “水满则溢,月满则亏”,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,但是在实际的行动中,绝大多数人往往还是不能放弃对于权位利禄的追求。老子生活在春秋时代,无从知道他去世十数年后一个著名的典故:范蠡在和文种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王夫差之后,劝文种离开越王,说“狡兔死,走狗烹;飞鸟尽,良弓藏;敌国灭,谋臣亡。自古患难易共,富贵难同。”但是文种不相信。于是范蠡离开越王泛舟江湖,过上了隐居生活,据说还带走了西施,因经营有方一不小心成为中国儒商的鼻祖(文财神),而继续留下为官的文种果然被越王杀害。
老子也更不可能知道数百年后一对几乎相同的人物和结局:功成身退的张良和竹矛穿身的韩信。同《道德经》其他章节一样,老子还是从身边的事物进行比对分析,见微知著: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;揣而锐之,不可长保;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;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意思是说,总端着一个已经盛满的器物,不可能再追求更满,不如适时放下;显露锋芒,象把铁器磨得又尖又利那样,锐势肯定难以长久;满屋的金银玉石,是没有办法守藏的;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,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。因
此,功成名就之时,应该适时退下,不能居功贪位。 马云说中国历史上商人大都难以善终,只有他的老乡范蠡除外,似乎有失偏颇,不够准确。据此揣测他隐退的原因,也是我们的臆想,有过于狭隘的嫌疑。用马云公开信中的话说:“互联网是年轻人的天下…能给他们提供更多,更大的舞台是我们的责任,更是我们的荣幸。”也许用一个更为简洁的禅语来解释马云更为确切,那就是“放下”。但作为中国电子商务的领头羊,作为创始人,看待自己一手打造的企业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,毕竟是难以割舍的。
联想集团的创始人柳传志也曾有过交位于杨元庆、归隐幕后的经历,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又重新出山,执掌联想。难以放下,有时也是因为对于自己追求的一种理想和信念的执着。 5月10日就要到了,我们静观马云和阿里巴巴下一步的动作,也期待着中国电子商务的明天……